年后化工企业关停潮将再次来袭?是的!
2018-02-14 00:32
2017年,环保核查、停产、限产、关停、查封,一个个噩梦伴随着化工企业。
这年还没过呢,各地又纷纷出台政策,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未来又将有大批化工企业被关停整顿。
江苏苏州关停150家
1月31日,苏州市安监局召开资讯发布会表示,苏州将在2018年,力争推动关停化工企业150家以上。
南京计划2018年关停化工企业40家
在1月21日召开的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市长蓝绍敏表示,2018年,全力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重点推进减煤、减化、减铸造,全年关停化工企业40家、整治铸造企业42家。
6月底前,长江沿线环境敏感区的化工园区将撤销
中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罗国三表示,东莞硅胶制品厂长江环境敏感区域内尚存在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要在2018年6月底前依法撤销;尚存在的排污口,要在2018年6月底前依法取缔。针对上述问题,官方日前拿出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化工污染整改。
宜昌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三年“清零”
过去一年,湖北全面启动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关停搬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关改搬”沿江化工企业。宜昌,湖北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主战场,一场“清零”行动战正在上演。化工是宜昌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市化工产业产值占全省石化行业的1/3、占全市工业的1/3,举足轻重。2017年,宜昌依法关闭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25家。计划到2020年,长江沿线一公里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
20世纪60,70年代是橡胶和塑料工业迅猛发展的阶段,大量新型塑料和橡胶材料被研发出来,并推向市场。70年代硅胶从军用转向民用,市场迅速扩大。由于固体硅胶的模压成型工艺存在诸如劳动力密集,自动化程度低,高耗能等等问题,有人就想到:硅胶能不能像塑料一样采用注射成型呢?于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知名的有机硅企业开始研究液体注射成型硅胶。主要解决流动性,物理机械性能,安全操作时间,注射工艺等技术难点。80年代末中国开始液体硅胶的研制。
液体硅胶的工业化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液体硅胶开始工业化生产,从开始时的较为狭窄的应用领域向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拓展,如今液体硅胶已经应用于包括汽车零件,电力绝缘,电子,食品包装,医疗器械,保健,体育器材,太阳能,光学,打印机,军事工业等的广泛领域。
21世纪初,中国开始液体硅胶的工业化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10年左右,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液体硅胶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消费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液体硅胶产业的现状
技术现状
1.由原来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几家国际跨国企业,向新兴市场国家扩散。
2.由少数应用领域向多领域,从单个产品向系列化发展
3.从技术引导市场消费转化为市场带动产品研发转变
4.基础研究转化为应用性研发
市场现状
1.液体硅胶的消费市场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转移,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越来越多的液体硅胶在中国被加工成各种零件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
2.自从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低迷,持续至今,大大影响了液体硅胶的需求,尤其是消费品市场的需求。
3.由于需求的疲软,液体硅胶的供应呈现相对过剩的局面。于是全球著名的液体硅胶供应商一反常态地打起了价格战,以前是在相对落后的国家打,现在的情况是全球范围内液体硅胶的价格战都如火如荼,好不热闹。
中国的情况就不用说了,有过之而无不及。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不分青红皂白,就觉得液体硅胶是个好生意,说干就干,年底算算账,恐怕也是白忙活。弄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过这也容易理解,国内各行各业也差不多面临相同或相似的情形,地球人谁不知道大家中国人聪明,勤劳,勇敢,能吃苦啊?
近日,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企业发布公告称,企业全资孙企业青岛黑猫新材料研究院有限企业于2018年1月4日在青岛市黄岛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举办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中,竞得了宗地编号为:“HD2017-3104”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并于近日签订了《拍卖出让成交确认书》。
该地块土地总面积达26,680平方米,出让年限50年,竞拍成交价格765万元。
该地块拟将作为青岛黑猫研究院项目建设用地,为青岛黑猫研究院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基本保障,促进企业研发成果的转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青岛黑猫研究院的长远发展。